作者:陳先才
廈門大學兩岸協創中心平臺執行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yimg.com/g/images/spaceball.gif)
民進黨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在臺灣政壇掀起了不小的風浪,當然是典型的政客手法,先是將「親中愛台」話題作為起手式,接著是赴美熱炒,出口轉內銷,返台後再回歸原點,澄清其堅持台獨立場的形象。
雖然賴清德的言行完全是在其意志主導下的精心包裝與行銷,然這一切也彰顯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賴神所面臨的焦慮與困境。
賴清德在台南府城的多年經營,特別是透過新系的精心經營與形象包裝,都似乎使賴具備了挑戰總統大位的素養與資歷。
特別是在蔡英文上任後由於施政表現不佳,民怨壓力上升的情勢下,賴對未來大位角逐的心理期待自然升高。
但畢竟人算不如天算。臺灣政局變幻以及兩岸情勢生變,都給賴清德未來政治前景增添了很大的變數。
這些無疑使賴的焦慮情緒出現,而這些焦慮的背後也暴露出綠營和民進黨政治人物的天然困境。
首先,賴清德儘管有賴神之稱,但如果放在後蔡英文時空之背景,賴的政治優勢並不明顯,甚至有一些自在的困境。
當前,僅僅綠營內部,就有好幾位政治諸侯的實力並不壓於賴。
無論是柯文哲,還是鄭文燦、林佳龍等,甚至蘇嘉全等人的實力都不容小覷。而賴清德完全以鮮明的台獨基本教義派領袖自居,對其角逐大位並非全是加分。
畢竟臺灣領導人大位的重要性及敏感性,並非一個地方縣市首長所能比擬,在兩岸關係大結構下,深綠光環自然有助於鞏固基本盤,但對於其獲取大位的加分相當有限。
是故,當前島內綠營政治生態中,賴並非一絕塵去,而是面臨眾多的競爭者,此種局面當然使賴對未來的政治前景產生憂慮。
其次,賴清德未來的政治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於其背後的派系新潮流系的實力對比。
雖然目前新系實力如日中天,但明年九合一選舉之後,新系能否繼續維繫目前優勢尚待觀察。
無論是高雄,還是台南,這兩個新系的大本營,明年都有可能由其他派系接手,新系即將失去南部大本營的預言完全有可能成真。這無疑會重挫新系在黨內派系的影響力。
特別是對於未來欲爭取大位的賴神而言,如果無法使新系人選或自己屬意的人選當選台南市長,當然對賴的傷害最大。
連大本營都不保的賴神何以有勇氣和能耐去挑戰中央?
再次,賴清德也缺乏挑戰蔡英文的勇氣與能量。這也是其焦慮之處。
雖然蔡執政後表現不盡人意,黨內也有不少批判,但這並不表示賴可以直接挑戰蔡的權威,事實上,賴挑戰蔡的本錢尚不充分。
畢竟蔡在大位上,手上有大量執政資源可以運用,也有大量的人馬包括新系成員為其所用。
而賴挑戰蔡唯一的機會就只能是等待蔡執政表現更差,這從戰略上來講只能算是被動,缺乏動能與潛能。
而事實上,蔡如果做得更差,也會對民進黨及綠營政治人物本身造成更大的傷害,賴撿便宜的心理未必能夠如願。這也是賴的焦慮之處。
最後,賴清德從親中愛台,到回到堅持台獨立場,並稱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美國也是將兩岸關係視為兩國關係等言論,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出賴清德本人及其綠營眾多政治人物嚴重缺乏國際觀的現實與困境。
長期以來,綠營政治人物缺乏國際觀,單從自我內心世界認知的視角來看兩岸和國際,這其實是一種格局不高,視野過狹的表現。
綠營政治人物對兩岸關係的不當認知,與其嚴重缺乏國際政治常識,缺乏歷史厚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這種認知不但會使綠營政治人物陷入自我感覺良好並且狂妄的虛幻世界不得自拔,而且也會兩岸關係及臺灣自身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
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B3%B4%E6%B8%85%E5%BE%B7%E5%85%A9%E5%B2%B8%E5%8F%8D%E5%BE%A9%E8%83%8C%E澄瑩人體工學澄瑩人體工學澄瑩兒童人體工學澄瑩兒童